
俄羅斯供應船抵達德國將協助完成“北溪2號”項目
在一片反對聲中,為“北溪2號(Nord Stream 2)項目提供服務的俄羅斯管道供應船“Ivan Sidorenko”號抵達德國穆克蘭港。俄羅斯這項耗資110億美元的天然氣管道項目似乎仍在有序進行。
2艘管道供應船抵達德國穆克蘭港
Refinitiv Eikon船舶跟蹤數據顯示,“Ivan Sidorenko”號于9月15日離開圣彼得堡,耗時兩天后在9月17日上午駛入德國穆克蘭(Mukran)港,這是“北溪2號”項目管道的物流基地。
這艘船設計用于為半潛式鉆井平臺服務,擁有無限航區。該船將與目前?吭诩永飳幐窭崭劭诘牧硪凰夜⿷“Ostap Sheremet”號合作,這兩艘補給船將自穆克蘭港向鋪管船運送管道和材料。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Ivan Sidorenko”號和“Ostap Sheremeta”號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子公司Gazflot的兩艘平臺供應船(PSV),由Amur Shipbuilding分別在2018年和2020年建造交付,入級俄羅斯船級社,掛俄羅斯船旗。這兩艘船全長均為90米,寬19米,吃水7米,總噸位5035噸,載重量分別為4415噸和4014噸。
除了兩艘供應船之外,Gazprom自有鋪管船“Academic Cherskiy”號已經于今年早些時候抵達穆克蘭港,這是完成“北溪2號”項目鋪管工作的主要船舶?赡苁褂玫牡诙忆伖艽“Fortuna”號,目前正停泊在德國羅斯托克港,但尚不確定該船是否將參與“北溪2號”項目。
據了解,“北溪2號”項目旨在鋪設一條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總長約2400公里,跨越波羅的海直接連接德國與俄羅斯兩國本土,繞開烏克蘭,將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繼而送往其他歐洲國家,每年至少能夠將550億立方米的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歐盟,至少持續50年。
“北溪2號”是俄羅斯和Gazprom近年以來繼中俄天然氣管道之后最重要的管道計劃,由Gazprom以及法國ENGIE集團、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 Group)、荷蘭殼牌、德國Uniper公司和德國Wintershall公司共同投資。該項目耗資95億歐元,其中Gazprom出資50%,另外5家歐盟能源巨頭分別出資10%。
納瓦爾尼中毒事件曝光,默克爾態度轉變
“北溪2號”項目原本計劃在去年年底完成管道鋪設,然而,該項目遭到了美國、烏克蘭和一些歐洲國家的反對。去年1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國防法案,對“北溪2號”項目進行制裁,制裁適用于參與“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企業和鋪管船。
受制裁影響,全球最大的海洋油氣田開發平臺安裝及管路鋪設承包商Allseas宣布退出“北溪2號”項目,Allseas所擁有的全球最大船舶“Pioneering Spirit”號也將中止管道鋪設工程。在Allseas及“Pioneering Spirit”號退出之后,俄羅斯決定使用自有鋪管船“Akademik Cherskiy”號完成剩余的管道鋪設工作。
盡管遭到反對,但俄羅斯聯邦曾多次表示,該項目是商業性的,對歐洲有利。Gazprom在今年8月份正式宣布,將維持“北溪2號”項目的建設計劃,并正在為此展開必要工作,預計管道鋪設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該公司強調稱,只能有限度地公開披露信息,原因之一是項目受到很大壓力。
現在,只有美國的新制裁能夠妨礙“北溪-2”管道建成。6月初,美國參議員向國會提交了一項新法案,該法案規定對為管道鋪管船提供保險和現代化服務的公司實施制裁,此外,制裁還針對為輸氣管道提供檢查、測試和認證服務的公司。6月底,美國參議院把對“北溪-2”項目的額外制裁措施列入其國防預算法草案中。早在2019年,美國參議員曾采用同樣的方法——將針對“北溪-2”項目采取的第一批制裁措施作為國防預算法的一部分,以此生效。因此,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別無選擇,“北溪-2”輸氣管道必須在今年年底前建成。
不僅美國,其他鄰國也紛紛批評。但迄今為止,默克爾一直堅定支持北溪2號。
上個月,隨著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中毒事件曝光,爭議形勢出現了變化。俄羅斯計劃在波羅的海修建第二條北溪管道的計劃再次遭到了歐盟及其他國家的反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認為北溪2號將有助于改善歐盟與俄羅斯的緊張關系是錯誤的。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該項目不應與納瓦爾尼案有關。“這是一個商業項目,完全符合俄羅斯和歐盟國家,主要是德國的利益。”
不過,德國總理默克爾越發有壓力取消110億美元的項目。默克爾近日第一次暗示稱,改變長期以來支持“北溪2號”的態度。一旦如此,最受益的一方很可能是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