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群開發工程項目投產
9月20日,歷時26個月建設,由海油工程負責EPCI總包的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群開發工程項目——流花16-2油田群開發項目(下稱流花16-2項目)順利投產。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國首次完成國內應用水深最深、系統最復雜、結構最龐大的FPSO EPCI工程總包;首次自主建造集成世界上技術最復雜、集成精度最高的單點系泊系統;首次自主承擔完整的深海油氣田水下設施安裝工程,標志著我國大型FPSO高端制造能力和深水施工技術獲得新的突破。
流花16-2項目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項目平均水深420米,創下我國海上油田開發水深最深、水下井口數最多的紀錄,項目高峰年產量可達350萬噸,是目前我國在南海開發產量最大的新油田群,可滿足約400萬輛家用汽車一年的汽油消耗。
與傳統的油氣田開發工程項目不同,流花16-2項目采用全水下生產開發模式,無需建設常規的海上油氣生產平臺,埋藏深水的油氣通過水下生產系統回接到“海上油氣處理工廠”——“海洋石油119”FPSO上。項目總體開發工程方案設計挑戰極大,技術難度和復雜性位居世界前列。
在“海洋石油119”FPSO陸地建造過程中,海油工程充分發揮EPCI總包管理優勢,積極進行關鍵技術和管理難點攻關,先后突破130毫米超大厚板焊接、大型復雜單點毫米級高精度控制、超高精密滑環集成等10多項關鍵技術,完成30多項工藝創新,各項質量指標均超過項目質量目標要求,并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提前40天完成單點集成工作,刷新了國際同類單點的最快集成記錄。
據了解,繼5月15日成功交付后,在歷時11天、拖航1139海里后,“海洋石油119”FPSO于5月26日順利抵達南海作業現場,正式開啟了海上安裝的“船舶大會戰”。
據海油工程流花16-2總包工程項目組總經理齊金龍介紹,項目團隊僅用時8天就高效完成9條系泊錨鏈的回接工作,創造了國內最大水深錨系安裝的新紀錄,使這艘 “海上油氣超級工廠”成功在南海實現了“安家落戶”。
而在整個海上安裝過程中海油工程填補了首次深水PLET(海底管線終端)舷側安裝深水管纜垂直鋪設、深水動態管纜安裝、全面自主水下管纜及生產系統調試等10多項國內深水施工技術空白。
據了解,流花16-2油田群所在的南海東部油田是我國海上第二大油田,1996年誕生了對外合作開發的我國首個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南海東部油田已實現連續24年年產量超千萬方、連續5年年產量超1500萬方。流花16-2油田群的建成投產,為南海東部油田實現2025年上產2000萬噸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流花16-2項目建成投產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水油氣開發工程技術體系。未來,海油工程將持續強化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核心技術能力建設,爭當科技創新發展和海洋油氣增儲上產的排頭兵,為推動我國海洋石油工業高質量發展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